聚焦涞水县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秀美乡村入画来

来源: 河北日报 作者: 曹丽娟 葛西劝 2014-10-10 22:53:09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木质门楣、白墙、灰瓦,构成了上庄村极具北方特色的新民居;拥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辽代舍利塔的寺皇甫村,由祥云和塔寺组成的“村标”十分醒目;只有660多人的刘皇甫村,不但拥有3000多平方米的休闲公园,还建有篮球场、老年活动中心……

  一村一景致,一村一特色。涞水县在农村面貌改造提升中,科学规划、全面推进、整体提升,一个个清爽靓丽的村庄,构筑了涞水美丽乡村的新图景。

  整体规划,重点突破,全面推进

  作为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县份,多年来,涞水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农村历史欠账多。“在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启动之初,我们也面临这样一个选择,是选几个基础好的村重点打造,弄出几个叫得响的典型来,还是重点突破、全面推进,让所有村都受益?”涞水县委书记王义民说,经过再三讨论,最终统一认识,确定了“一年以点带面、两年连片推进、三年整县建成”的三步走计划,即用3年时间把全县284个村全部建成“美丽乡村”。“这样做其实是在还农村的账,还农民的账。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必须将更多的财政资金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

  有了“还账”理念,尽管县财政十分紧张,但在农村面貌改造提升中,涞水舍得投、舍得拿、舍得花。年初的财政预算,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所需资金,被作为第一大项列支;想方设法整合各类资金,财政局简化审批手续,加快资金拨付到位。为筹集更多资金,涞水还探索出了县财政预算增加一块、行业资金整合一块、社会力量支持一块、农民自筹一块、物料集中采购节省一块、具备融资条件的金融单位支撑一块等8条筹资渠道。从2012年到现在,全县已用于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资金达3亿元,相当于全县近一年的财政收入。目前,全县硬化村内路面131.5万平方米,治理残垣断壁、翻新墙体9.6万平方米,栽植苗木14.1万株,建设标准化垃圾池206个。

  在推进农村面貌改造提升中,涞水没有一刀切、齐步走,而是统筹谋划,因村制宜,差异化推进。他们把全县284个村根据基础条件分成好、中、差3个类型。基础好的村,15件实事一步到位;中等条件的村,重点做好绿化、清垃圾、改厕所、改民居4件事;基础差的村,先完成“四清四化”,再制定3年计划,分步完成改造提升。“不管是哪个类型的村,充分尊重规律、尊重自然状态、尊重农民意愿,决不搞大拆大建,旨在让群众参与得了、接受得了、实施得了,这样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这件好事才能办好。”涞水县委常委、农工委书记周峰说。

  在涞水,每一个村,不论墙面的美化,屋顶、檐口的设计,还是围墙的改造都不一样,一村一景,景景不同。他们首先将全县作为一个整体景区来规划,再把一个个村庄当做一个个经典景点来设计,把一户户农家作为一个个精致小品来改造,并做到不规划不设计、不设计不施工,全力打造既具田园风光,又有各自风情韵味的村庄。同时,为让一个个眉清目秀的村庄连成一个赏心悦目的整体,涞水还围绕山边、村边、河边、水边、路边,建设公路绿廊、环村林带,规划建设了乡与乡之间、村与村之间的绿化生态走廊,构建起美丽涞水的绿色支撑。

  充分发挥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全方位参与美丽家园建设

  灰瓦房檐、白色墙体,干净整洁的街道两侧,是生机盎然的海棠树和玉兰树……整饬一新的东水峪村,让人感到清爽惬意。“这和一年前比,真是脱胎换骨了。那时的村子,路面坑坑洼洼,垃圾随处堆放。”该村村委会主任刘钰生说。

  “美”是比出来的。农村面貌改造提升之初,因为没有集体经济收入,东水峪村也是坐等观望。但后来村干部与群众越来越坐不住了,因为不断有人走亲戚、赶集回来反映,哪哪个村修路了,哪哪个村变美了,甚至一些原来不如东水峪的村都有赶超之势。不能再观望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村两委干部开始寻求县、乡支持,村民集资、出义务工……大家改造村庄面貌的积极性骤然高涨。村里原有一座闲置的旧学校,村民就义务出工将其改建成占地4000平方米的文化休闲广场,并建成了集农家书屋、医疗卫生室等于一体的村民中心。

  村民改造提升村庄面貌的十足劲头,也极大地激发了本地企业建设家乡的热情。由东水峪村村民开办的保北玻璃制品公司也主动与村里联系,投资150万元改造了村道路两侧的墙体,并建设明清风格仿古墙4800平方米,安装中华灯26盏,主干道全部实现了亮化。

  农民是村庄的主人,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参与者、受益者。为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他们以“多干多支持、少干少支持、不干缓支持”为原则,制定了涵盖村内道路、便道彩砖、休闲广场、保洁车辆等在内的17条奖励激励政策,以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

  县里给钱给政策,乡镇帮助和督促,再加上群众的支持与参与,加快了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的步伐。义安镇寺皇甫村党支部书记曹春友深有感触地说,过去因为家家培墙根,村里连条3米以上宽的路都没有,别说机动车,就是电动三轮车都难错开。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开始后,村里一说修路,村民都特别支持,家家户户主动清理了墙根的培土。在路面铺油的那天,下起了大雨,为让路面尽快干好铺油,全村老少齐出动,冒雨扫水,有的甚至拿来旧被子吸干路面积水。“那场面,我当了十几年的村支书了,从没见过,真是感人!”

  立足长远,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实现宜居宜业、村美民富

  “改善农村面貌,建设美丽乡村,要有‘着落’。没有‘着落’的工作,肯定不接地气,最后只能是热热闹闹地拉倒。”周峰说,这个“着落”,就是要发展富民产业,以此支撑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持久化。

  涞水一方面积极改变脏乱差的农村面貌,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让广大农民充分享受现代文明;另一方面,立足农村长远发展,着力把建设“美丽乡村”与“经营乡村”同步谋划、同步推进,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实现宜居宜业、村美民富。

  涞水镇北郭下村村西,过去是垃圾场,在农村面貌改造提升中,该村将这里开发建设成了“QQ家庭农场”。农户把土地流转到农场,县城的人到村里承包菜地,这样村民就能拿到土地流转和菜园管理两份收入。

  结合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涞水依托野三坡旅游景区,初步打造出了以都衙新村、野三坡旅游风情小镇、百里峡旅游新区为主的3个幸福乡村示范区。苟各庄村位于野三坡景区腹地,全村90%以上的农户从事乡村旅游经营。目前,全村已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完善了旅游设施,并与河北国旅、河北中旅等30家旅行社签订合作协议,有力推动了旅游业发展。

  除依托旅游资源外,涞水还将支持农业产业发展融入到农村面貌改造提升中。他们坚持既注重抓改造,又同步育产业的综合开发路子,发展了设施蔬菜、优质林果、生态养殖、农家旅游4大产业,初步形成了平原5个乡镇食用菌、绿色设施蔬菜,丘陵5个乡镇优质林果,深山区3个乡镇生态养殖、高效林果,野三坡及九龙旅游等5大特色产业片区。

  村美了,人富了,村民的精神面貌也随之改善。在宋各庄乡悟空寺村小广场上,每天日头落山后,广场就热闹起来,人们扭秧歌、踢毽儿、跳广场舞……为倡导健康向上的文明生活习惯,涞水县文化活动场所与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同步规划、同步推进。目前,全县已有160个行政村建设了文化广场,102个村建起了健身公园。同时,加大文化下乡活动力度,今年以来,已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180多次,建立农村秧歌队110支,书法协会、高洛音乐会等民间团体组织200多个。

关键词:农村面貌,绿色崛起,新农村

责任编辑:李梦楠
无标题文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