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当前位置: 基层动态

鸣炮施威战敌军,就在辛集这个村!

来源: 长城网  作者:
2021-08-06 12:33:26
分享:

  追忆百年峥嵘岁月,传承精神不忘初心,为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传承好、发展好,辛集市开展了“百名书记讲党史”党史微课活动。

  一、华北联大在新城

新城镇党委书记丁超讲述华北联大在新城。

  华北联大是中国人民大学等高等院校的前身,是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干部学校。1939年6月,中共中央决定将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延安工人学校四校联合创办“华北联合大学”(简称华北联大),任命成仿吾为华北联合大学校长。1939年7月7日,华北联合大学宣告成立。1939年7月12日,华北联大从延安出发,渡过黄河、汾河,跨越吕梁山、云中山、太行山,冲破日军层层封锁线,历尽艰难险阻,于10月7日到达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1945年8月,华北联大分两路开赴平津。开赴北平方向的一部9月下旬到达张家口市。1946年8月上旬,因战事紧张,华北联大奉命撤离张家口,同年11月,华北联大全体师生1000多人从山西广灵县出发,经过400公里跋涉,来到老解放区辛集市(原束鹿县)新城镇、大李庄一带办学,为保密,对外称“平原宣教团”。

  当时华北联大设校部、文艺学院、政治学院、教育学院、外语学院以及所属的文艺工作团、延安平剧研究院两个文艺团体。校部及平剧研究院驻大李庄;文艺学院和文艺工作团驻贾李庄、小李庄、郝家庄、沈家庄四个村;政治学院驻前杜科村、后杜科村;教育学院驻常家屯;外语学院驻路过村、圈头村。华北联大聚集了大批国内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学家、作家、诗人、表演艺术家、学者和教授,如成仿吾、沙可夫、艾青、贺敬之、丁玲、郭兰英等,是党中央撤出延安后至建国前这段历史时期内中国革命的高级知识分子,特别是文艺人才最集中的地方。华北联大全体师生一面教学,一面宣传《五四指示》,参加束鹿县土改运动。文艺工作团演出的《血泪仇》《白毛女》等剧目,对宣传发动群众参加土改起到重大作用。1948年1月华北联大奉命陆续从辛集市(原束鹿县)迁走。

  华北联合大学就像一架巨大的革命播种机,把革命的思想、革命的文化,播种在了辛集大地上,影响深远、意义深远,为辛集市培育了一批教育工作者和农村文化工作者。

  二、小冯村鸣炮施威

位伯镇党委书记田超英讲述小冯村鸣炮施威。

  抗日战争时期,位伯周围属于束北四区,这个区的民兵工作搞得非常活跃。特别是小冯村,民兵人数不多,但战斗力很强。在党支部书记寇庆水、抗日村主任张明月、民兵队长赵胜华的带领下,他们经常出外打击敌人,回村后则集中在一个大庙里,这大庙名叫万宁寺。

  1940年,日伪军安江和赵学臣在陈位村三次碰壁后,便改变路线,向正北方的位伯镇进发。他们计划在位伯安上据点,这样不但可以控制束北,连晋县北部也能掌握住。

  此时,已到了隆冬季节,日伪军冒着西北风行进,指望着到了位伯可以饱餐一顿。谁知走进位伯街时,原来由于八路军在这里搞拆城破路运动,位伯镇已经失掉屏障,无险可守了。赵学臣一看这样子,不禁大失所望。到了晚上,附近柳科、礼璨、小冯、镇头等村庄的民兵又来围攻袭击。敌人虽然武器精良,但日军对此地情况不熟,伪军中大部分是不得已投敌的,所以士气不高。

  在这次保卫束北防线的战斗中,小冯民兵带着迫击炮来到阵地前沿,发发炮弹落在位伯后沟和东西大街里,炸得安江和赵学臣心神不安。

  两人见位伯镇实在不能住,就又引军向西,顺着束鹿和晋县的边界再向北推进,占据了小舟村,打算在小舟安据点。党支部书记寇庆水、民兵队长赵胜华听到报告,马上连夜带领民兵在善城村西支上迫击炮,一连打了三炮。

  日伪军根据炮弹方向发现是小冯村,随后带领敌军将万宁寺团团围住,鸣枪威逼,喝令八路开门缴械。小冯民兵毫不示弱,在党支部书记寇庆水、民兵队长赵胜华的指挥下,登上大殿屋脊,居高临下投弹射击。安江一见,命令枪炮齐发,射向万宁寺内。由于敌军武器精良、武力太大,赵胜华见不能守,便同寇庆水带领民兵和一干僧众从后门杀出,进了道沟,向北撤退。安江带队追了一程,因踏响了地雷,不敢再追,即撤回小冯村,驻在了万宁寺内。

  半夜,小冯民兵顺着地道杀进寺来,但由于敌军人多,民兵人少,眼看又被困在房上。正在这时,忽听村外一阵枪声,原来是我军主力部队二十二团赶到。安江和赵学臣恐怕腹背受敌,急忙从庙中撤出,退回小舟村。

  小冯村民兵的此次鸣炮施威战斗,有力地打击了敌军在束鹿县北方设置据点的阴谋,随后日伪军不得不改变策略,安江带领日伪军沿束鹿西边向北进犯,赵学臣则带队南行,撤到沧石路上,然后东行来到旧城。

  三、一心向党 奋斗终生

田家庄乡党委书记张绥庸讲述一心向党奋斗终生。

  田家庄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英才辈出。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在田家庄乡开展革命宣传工作,革命运动似燎原之火在田家庄乡蓬勃发展起来。抗日战争爆发后,田家庄乡涌现出宋孟明、张清波、刘凤中等大批英雄人物。

  宋孟明是(原)束鹿县狮子庄村人。中共束鹿县党组织早期创建人之一。1932年9月,宋孟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宋孟明和刘泽如回到束鹿县后,以旧垒头学校为阵地,以教书为掩护,发展党组织,传播马列主义。期间参与组织创建了中共束鹿县党组织,先后担任组织部长,县委书记。

  县委成立以后,宋孟明与刘泽如一起分析全县政治形势和社会力量,研究制定当前群众工作的方针,把全县的革命工作迅速开展起来。他们公开提出“打倒土豪劣绅”“反对剥削”“抗捐抗税,抗债不还”等宣传口号,并印发、张贴宣传材料。甚至在城北王山口村国民党区政府的大门上也贴上了“打倒国民党”的标语。他还召集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赤卫队员在位伯和张古庄庙会上举行“飞行集会”,登台演讲,揭露日军在东北的暴行和国民党的“先安内后攘外”的卖国政策。年关之际,宋孟明在旧垒头、西枣营等村召开抗税抗债群众大会,号召穷人“坚决顶着不还债”。宋孟明号召党、团员深入到工农及知识分子中去,成立各种形式的群众团体,同封建地主阶级、同国民党政府进行针锋相对地斗争。在农民中,建立“贫农协会”“抗债团”“赤卫队”,开展抗捐抗税、向富户借粮、分粮吃大户斗争。在雇工中,组织南宋村、北宋村等十几个村的38名长工,成立雇工夜校和雇工活动小组,开展增资斗争。在教师中,组织小学教员联合会,领导教师开展“保障职业、增加工资”的斗争。

  1933年4月,由于叛徒出卖,县委机关被抄。在当时那个困难的时期,宋孟明继续组织全县党、团员在中共直中特委的领导下,开展革命活动,相继组织发动了皮毛工人大罢工、小学教员罢教斗争。1933年10月至1934年春,中共直中特委和保属特委均遭破坏,束鹿县委根据保属特委的意见,通知全县党员暂时停止较大规模的活动,隐蔽在群众中开展一些个别的分散活动。从此,束鹿县党组织与上级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在革命处于低潮时期,宋孟明仍领导大家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他先后组织群众发动陈庄“哄棉”斗争、罢教斗争、抢粮斗争。宋孟明一次次地发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起来斗争,广大群众的觉悟逐渐提高,共产党在人民心中的威信和地位也逐步树立起来。

  七七事变后,宋孟明立即在辛集组织起抗敌后援会,募捐支前,宣传抗日。1937年8月,中共束鹿地下县委和束鹿工委在县城联合召开了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动员大会,号召各界人士投身抗日救亡斗争。他们在民众教育用品社内设立束鹿县抗日救国总会,还派人到各乡镇设立分会。他们贴标语、撒传单、出战报,组织爱国人士,动员广大群众宣传抗日,募捐支前。

  10月3日,日军飞机首次轰炸束鹿县,国民党县长姚龄九带领政府官员匆匆逃往河南省扶沟县。9日,日军入侵束鹿县,不久离开束鹿县西侵。日军过后,束鹿县处于无政府状态,土匪武装蜂拥而起。

  此时,平汉线省委委员肖悌来到狮子庄,与宋孟明取得联系,了解了束鹿县党组织的活动情况,传达了中共中央北方局的指示:“党员干部一律要坚持在本地,组织武装,开展游击战争。”由此,中断四年之久的组织关系得以恢复。宋孟明遵照上级指示,通知全县党员:“不许外逃,留在本地,组织武装,坚持斗争,与人民共存亡,与束鹿共存亡。”

  1938年3月中旬,经冀中省委批准,正式恢复组建中共束鹿县委员会,宋孟明任县委书记。继续开展抗日工作。为了解决干部缺乏、基层党组织力量薄弱的问题,宋孟明在县城孔庙举办了两期100多名农会积极分子参加的培训班,并从中发展了一批党员。同时,他在各村普遍建立与健全了农救会、妇救会、青救会等群众组织。7月,束鹿县抗日根据地初具规模。

  宋孟明同志生活艰苦朴素,严以律己。不管走到哪里,都是一个铺盖卷,两袖清风,从没闹过特殊。对待同志,他光明磊落,平易近人,处处起表率作用。他对党忠诚,工作兢兢业业,为党为人民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顾历史,宋孟明等革命前辈,他们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为之奋斗不息的信念;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勇于献身的高尚情操;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是永远激励我们前进的巨大力量。(来源:辛集发布)

  一心向党 奋斗终生

关键词:党史责任编辑:刘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