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当前位置: 原创

辛集:从“体力活”到“智力赛”,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刘晓天 富心迪
2022-03-09 20:36:49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刘晓天 富心迪)从国家“数字乡村”建设试点市到“2021中国数字治理百佳县市”,近年来辛集市不断推进农业农村建设。

  在这里,融科技、智慧、信息于一体的数字化,手机、无人机、智能收割机等已成为村民的“新农具”;“云课堂”“直播带货”“上网搜”也已成了村民生产生活的常态。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大幕正徐徐展开。

  智能农机提效率

  几千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一直都是农业生产者的生动写照,而如今,农民群众的这一传统形象正被彻底颠覆。

  辛集市位伯村村民王大爷种了12亩小麦,因孩子们外出打工,每年为小麦灭草就成了一大难事。“自从用上了服务公司的植保无人机,不到十分钟就把农药喷完了。”他说,过去人工打药费用高,也很劳累,用这先进设备既省工省钱,效果还特别好。

辛集市马兰农场智慧无人机在田间喷洒农药。

  在以研发推广节水小麦而闻名的辛集市马兰农场,这种数字化的智慧农业更有突出体现——农作物病虫害检测具有可视化的实时动态数据,同时配备了智能虫情测报灯等先进设备;以二维码为产品标识,实现种子质量安全信息的全程追溯。

  近年来,辛集市依托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服务、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等项目,已累计加装智能化农机610台,实现了机械作业参数、行驶轨迹的数字化、智能化和可视化。同时在马兰农场、马庄保高丰农场、南智邱原种场分别设立了农作物病虫田间智能监测点,对田间病虫情况、环境温湿度等数据进行自动采集和信息传输及可视化分析,促使农业生产迈向了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益的新时代。

  智慧种植促升级

  辛集种梨历史悠久,仅基地所在的东张口村就有6000亩梨树。以前由于树龄老化及生产管理、市场变化等因素,梨果业生产曾一度陷入低谷。但现在采用了数字技术,不仅化解了这些制约因素,也促使全市梨果业迎来了全新发展格局。

  占地320亩的“京东农场”建于2019年,是东张口村与河北博能盛诺生物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京东,携手打造的智能化生态黄冠梨基地。“我们这片梨园一共设置了5套智能监控系统,通过系统可以全天候监测风速、温度、降雨量、虫害情况,而且从种植、管理、采摘到包装入库都做到了可视化。”博能盛诺公司总经理李章建介绍说。

  不仅技术智能,该村也和河北博能盛诺新能源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大型沼气罐,将辛集所有餐厨垃圾以及城南畜禽粪便运来生产沼气,产出的沼液浇灌梨树,余下的沼渣制作有机肥,实现了循环农业。

  村党支部书记刘恒春说:“最近我们又规划了300亩的养殖小区,下一步力争再建成一条种养一体、绿色环保 、节能高效 、生态有机的产业链。” 

  直播电商拓市场

  “宝宝们,走过路过别错过啊,看看俺家养的金鱼,体态多优美,花纹多艳丽,需要的抓紧下单啦!”辛集市吴家庄村农民冯克正在直播带货,他在网上开设了多个直播平台,目前粉丝累计超过8000人,销售火爆时,一天的进账比一季庄稼的收成高得多。

花卉市场内主播正在直播带货。
大棚内种植的葡萄,农民脸上露出丰收喜悦。

  旧城镇是有名的蔬菜之乡和梨果基地,现有果蔬种植面积2.1万亩,主要有韭菜、香椿、桃、樱桃等30多个特色品种。这两年,网络平台已成为这里销售农产品最重要的渠道。

  在该镇云大集电商服务中心,一件件带着泥土和露珠的农产品正准备销往全国各地。该中心经理许建行介绍说:“旧城云大集2021年大概卖出了6万单,总销售额达400万元。与传统销售模式相比,线上推广销售范围更广。农户足不出户,就能把自己的农产品卖到全国各地,人均收入大概能增长30%。”

  据了解,辛集市在着力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制定实施了电子商务三年行动计划,培育了一大批信息化程度高、示范带动作用强的生产经营组织。并与阿里巴巴合作高质量完成“精品网货打造”、“全渠道产销对接”等核心任务,推出了一批农村电商品牌,推动农业生产智能化。并且在国际皮革城建设了电商创业孵化基地,现已培育电商企业2000多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通过淘宝、抖音、快手等平台开展直播活动,进一步培育壮大了电子商务新业态。

  以基础先行筑牢发展基石,以平台优化推动服务升级。

  作为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辛集市深入贯彻落实《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切实发挥信息技术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信息化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断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和巨大潜力,持续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快步迈向乡村振兴新时代。

关键词:智能,辛集市,数字化,可视化,乡村振兴责任编辑:富心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