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谈农民进城成本 多谈流动收益
一个农民进城大概需要多少公共成本?近日,由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报告》测算表明,目前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人均公共成本约为13万元。公共成本主要分为公共服务管理、社会保障、教育和住房几大块。(3月18日《21世纪经济报道》) 高歌猛进的城镇化浪潮中,农民进城成本其实是一个被反复探讨过的话题。在此前的讨论中,得出的结论亦不尽相同。各地地方统计出的相关数据更是五花八门,低至数万元,高至几十万元,但总体而言,都是东南沿海地区高于其他地区,发达城市普遍高于不发达城市,呈现出参差不齐状态。 对于农民的市民化身份转变,城市管理者作出了公共意义上的付出,于此毋庸置疑,但这就等同于城市化成本是一个精准的概念吗?按照中国社科院的报告,公共成本主要分为公共服务管理、社会保障、教育和住房几大块。然而仅以其中的住房为分析对象,城市虽然要努力为进城农民提供基础性的居住条件,甚至还要建设种种廉租性住宅,但此种成本最终更多是进城者以房价的形式来承担。 之所以说农民进城成本计算常常失于简单,另一个缘由在于,这本质上是相对片面的认知。人是流动的,进城的农民当然也不例外。城市要为其正常生活提供基本的公共设施与服务,但流动且数量众多的农民融入城市,城市自身也在此种过程中获得了巨大的收益。进城者提供的增多的税收已不去说它,由进城农民所带来的劳动力提供、第三产业发达甚至是文化的多元化,它们都是可以看得到的事实。 还请少谈进城成本,多谈流动收益。因为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发现,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进城成本还不是关键性的问题。城市化进程中最大的藩篱何在?那就是即便城市管理者愿意支付以上的公共成本,进城农民可能也不得不面临种种“玻璃门”,难于真正融入……关于农民进城成本,中国社科院正在给出“权威解读”,而我们又到底该如何来看待?无论如何,过度地去夸大它是不正确的,在强调中表示进城农民已成为城市管理的“包袱”,更是眼中无“人”的管理态度。 |
关键词:农民,城市,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