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辛集频道>>焦点图

“星星的孩子”,我们该如何爱你?

http://www.hebei.com.cn 2014-04-02 10:01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原标题:【世界自闭症日】“星星的孩子”,我们“亏欠”你们多少?

  新华网银川4月1日专电题:“星星的孩子”,我们“亏欠”你们多少?

  新华社记者赵倩

  自闭症儿童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闪烁着微弱的光芒,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因此被称为“星星的孩子”。然而,这看似美丽浪漫的名称背后却往往是家人的遗弃,社会的曲解以及教育的遥不可及,种种“亏欠”让这个原本就孤独的群体走得更加艰难。

   “支离破碎”的爱,让他们更加孤独

  “坐在中间那个胖胖的孩子就是我的小孙子,可怜的娃娃,父母也不能在身边陪着。”李文启老人一边看着孙子训练,一边向记者吐露着心酸。

  老人的孙子名叫楠楠,今年9岁,已经在宁夏银川市爱心园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中心接受5年康复训练了。这几年,一直都是他每天从30公里外的县城坐公交车来回接送孙子。

  “妈妈在得知娃娃有病后就‘失踪’了,几年连个电话都没打过,为了挣钱给孩子做康复治疗,他爸爸在外打工。”李文启说。

  像楠楠这样因孩子患自闭症而破裂的家庭不在少数。爱心园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中心负责人陆菊梅说,由于自闭症病理的特殊性和康复治疗所需的高额费用,这种家庭非常脆弱,很容易产生矛盾,自闭症孩子面临单亲的情况很普遍。爱心园有20多个孩子,其中七八个家庭都是父母离婚的,孩子大多由老人照顾。

  “其实,这些孩子表面看似不愿与人沟通交流,但是父母爱的缺失还是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成长和康复效果,不利于他们融入社会。”陆菊梅说。

  “支离破碎”的爱,除了影响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效果,更让他们今后的漫漫人生成为难题。同样因孩子患自闭症遭遇婚姻变故的王女士说,现在孩子的康复训练费用靠国家项目解决了,她给别人做小时工基本可以维持生计,但孩子从康复机构出去后,她必须全天候陪着孩子,生活怎么办?

   社会不理解,他们被迫“隐身”

  采访中,记者明显感到,很多家长对可能要“暴露”孩子和自己的身份都很介意。

  王素玲是内蒙古人,去年带着患有自闭症的孩子来到宁夏一家康复机构进行康复治疗。她说,孩子被确诊为自闭症后,自己一度非常痛苦,不单是想到孩子的未来,更主要是孩子要遭受多少歧视。于是,她和老公决定来宁夏做生意,带着孩子进行康复训练,逃离亲戚朋友的异样眼光。

  据宁夏回族自治区残联康复处介绍,现在国家的救助项目能帮不少孩子解决康复训练费用问题,但依然有很多家长不愿意带孩子接受病情鉴定或治疗,因为他们不愿外界把孩子当成残疾人看待。特别是在农村,很多自闭症孩子甚至被当成精神病或是疯子,常年锁在屋中。

  陆菊梅告诉记者,她每年能接待不少自闭症患儿家长的咨询,但最后真正报名上课的却很少,爱心园成立以来学生人数一直维持在20多个,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家长不想让别人知道孩子在这个“特殊”地方上学。

  事实上,家长将自闭症孩子“隐藏”起来,往往会使他们错过最佳康复期。自治区残联康复中心工作人员袁轶萍说,等孩子到了五六岁,家长觉得情况严重了再送去康复,其实已经错过了最佳干预期,孩子再恢复语言能力就比较困难了。

  社会的不理解给患者家庭和康复机构都带来巨大的压力。据了解,短短几年间,银川市仅有的2家民办孤独症康复机构被迫搬了几次家,因为房东或邻居一知道房子是用作自闭症孩子康复训练的,便以各种理由拒绝。

  自治区残联教育就业处处长何占科说,大众对残疾人的尊重程度可以体现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家长不愿让孩子曝光,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社会对残疾人的理解和尊重程度不够。冷漠和偏见比真正的残疾更可怕,会彻底摧毁一个孩子和家庭。

   教育“零拒绝”:何时才能不仅是“纸上谈兵”?

  所有自闭症儿童的父母都期盼有一天,自己的孩子经过康复训练,能够像正常孩子一样求学入职,融入社会。然而,由于自闭症患者很难治愈,走上求学之路者寥寥无几。

  记者走访银川市几家孤独症康复机构了解到,孩子“毕业”后,有少数能够上幼儿园,但进入普通小学的几乎没有。目前,银川的孤独症康复机构一般只接收3岁至12岁的孩子,所以孩子走出康复机构后该去哪就成了父母们的心病。

  “孙子明年就要离开康复机构了,我几乎问遍了银川所有的小学,对方只要一听说孩子有自闭症,便不由分说地拒绝。”李文启说。

  陆菊梅坦言,即使是康复比较好的孩子,与正常孩子的认知和行为水平还是有差距,有些家长想尽各种办法把孩子送到了幼儿园,全天候陪读,但孩子还是很难融进去,而且他们易于产生的一些过激行为的确会干扰教学。

  当前自闭症儿童教育面临的尴尬是,幼儿园和普小难进,特教学校也不具备这类残疾的教学条件。据宁夏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王忠华介绍,宁夏特殊教育涵盖了聋哑、盲、智力精神残疾等类别,针对孤独症的教学还没有涉及,因为这在师资配备和硬件上都有更高的要求。

  面对现实,银川的徐女士有些失望,因为在她看来,她的孩子经过一年的康复训练后,身体的协调性和沟通能力都有所增强,完全可以和正常孩子一样上幼儿园。

  “每个孩子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我希望学校不要一口回绝自闭症孩子,最起码要给孩子入班学习的尝试。”徐女士说。

  令人欣慰的是,国家正在从政策层面上推动包括自闭症在内的所有特殊教育的发展。今年年初,多部门联合出台了《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其中提及要“继续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试点建设孤独症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部)”。

  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日”,陆菊梅将今年的活动主题定为“圆自闭症儿童就学之梦”,她希望更多自闭症儿童家长和爱心人士和她一起呼吁特殊教育“零拒绝”。

  “‘星星的孩子’更需要阳光,他们的上学梦或许还比较遥远,但至少有人一直在努力。”她说。

关键词:自闭症,关爱,孩子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 新华网
责任编辑:张社旗
无标题文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