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申遗成功 河北段“两点一段”位列其中
原标题:大运河申遗成功 河北段“两点一段”位列其中 燕赵都市报记者张清华 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刚刚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项世界遗产。河北段大运河“两点一段”即衡水景县华家口夯土险工、沧州东光县连镇谢家坝、沧州至德州段运河河道位列其中。 河北段大运河“两点一段”成为我省第四处世界遗产 中国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包括京杭运河、隋唐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河南和安徽8个省(直辖市),是世界上开凿时间较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且目前仍在使用的人工运河。 据了解,此次大运河申报的系列遗产分别选取了各个河段的典型河道段落和重要遗产点,共包括中国大运河河道遗产27段,以及运河水工遗存、运河附属遗存、运河相关遗产共计58处遗产,河道总长度1011公里。 河北大运河的历史可追溯至东汉末年,从公元204年起曹操为了军事需要,开凿、疏通了境内一些运河,迄今已经有1800多年的历史。 河北段大运河北起廊坊香河县与北京交会处———杨洼闸,南至邢台市临西县尖塚,沟通海河和黄河两大水系,流经我省廊坊、沧州、衡水、邢台、邯郸等5个市,总长近600公里。河北段大运河遗址线路清晰,体系完整,拥有较为完整的人工河道和堤防体系,代表了我国北方大运河遗产的特色,是我国大运河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遗产。 经过近几年的调查,共发现文物遗存325处,其中确定大运河文物遗存点有56处。其中与运河有直接关系的文化遗存120处,占36.9%,与运河有间接关系的文化遗存34处,占10.4%,分布在运河两岸的其他文化遗存171处,占52.6%。 经过大运河保护和申遗专家委员会评审推荐,国家文物局确定了大运河首批申遗点段,河北衡水景县华家口夯土险工、沧州东光县连镇谢家坝两个遗产点入围,保存完好的沧州至德州段运河河道也成功入围。 “这一结果也在预料之中,非常高兴。”河北省文物保护处大运河保护和申遗负责人孙晶昌表示,中国大运河申遗可以追溯至2006年,历经约8年的时间,最终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至此,中国大运河的申遗成功,也意味着我省有了第四处世界遗产。前三处世界遗产包括1987年入选的“长城” ---河北段山海关、金山岭长城,1994年入选的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2000年入选的明、清皇家陵寝的子项目,即清东陵和清西陵。
|
关键词:河北,申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