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明的60载民族摄影文化旅程
90年代的石家庄大石桥。采访对象供图 “摄影从技术到艺术,发展迅猛,城市建设也天翻地覆。” 谈起60年来,摄影这门技术的发展,张志明滔滔不绝,显得很兴奋很欣慰,就像述说自家的孩子茁壮成长一般。 岁月荏苒,时光如梭。半个多世纪以来,摄影记录社会沧桑巨变的同时,摄影者所用的照相机也换了一茬又一茬。“新中国成立以前,照相机的使用权掌握在少数贵族手中,除了报馆的摄影记者、家有余财的公子哥儿,社会上拥有照相机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50年代后,人民生活大多还不太富裕,老百姓根本摸不到相机。”张志明说。 “摄影从一门新的技术到成为一门艺术,发展迅猛。从最初的玻璃底片到使用胶片,从黑白照片到数码时代,摄影已走进寻常百姓家。”张志明说,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人民收入逐渐增加,生活日益改善,摄影创作成为全民的爱好,个人手中的照相机越来越多,职业摄影师手中的相机越来越先进。 此阶段中,数码相机和胶片相机经过了激烈的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从专业摄影师到业余摄影爱好者,几乎绝大部分人都使用上数码相机。尤其是近几年来,数码相机新品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彻底改写了摄影的格局,大大促进了中国摄影事业的蓬勃发展。 “摄影人群不分年龄,不论是老人还是小孩,都可以拿起相机拍上几张。”张志明说,现在是读图时代,一个图像可以表达很多内容。随着社会发展,摄影在艺术领域有了比较高的文化地位,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给大家带来艺术欣赏和快乐的生活。 “你看现在用手机随手拍一拍,可以立马上传微信朋友圈,方便快捷。”张志明说,摄影发展迅猛,未来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摄影可以定格瞬间,留住历史。摄影可以记录变迁,展现发展。在张志明的摄影生涯中,拍摄过无数反映城市建设题材的照片。“新中国刚成立时,人民生活还很穷苦,很少有人提到城市建设这个词。而城市建设体现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更关乎整个国家的国际形象。” 据张志明回忆,改革开放后,国家开始重视并完善城市建设,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拿出我拍过的老照片和新照片一对比,城市建设真是天翻地覆,一幢幢高楼大厦,一条条高速公路,河北早已旧貌换新颜。” |
关键词:赶考路,追梦人,张志明,国庆,建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