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微评:沪港通交易降温 不必过分解读
具备划时代意义的沪港通本周正式开闸。随着交易不断演进,沪港通股票的成交额连日萎缩,令不少投资者略感意外。两地交易所数据显示,11月20日沪股通净买入成交21.41亿元,港股通为1.48亿元,分别仅使用了各自额度的16.4%和1.4%。对此,市场上的形容五花八门,诸如“冰点行情”、“交易变脸”、“不及预期”、“利好出尽是利空”等等。沪港通的遇“冷”,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专家和研究机构们的看法基本有以下几类。 第一,“见光死论”,主要讲沪港通推出的利好预期已被提前透支,港股大蓝筹香港交易所本周遭遇大幅回调,正好佐证了此观点; 第二,“陌生论”。有香港券商表示,由于从确认开闸到正式启动的时间不到一周,许多券商和投资者尚未做好准备。毕竟,普通投资者对于新的市场环境比较陌生,仍处在了解与研究的阶段; 第三,“替代论”。针对港股通的成交额稀少,专家表示,机构投资者买港股并不一定要通过港股通,而个人投资者的资金实力有限。此外,港股通的交易成本也令不少投资者望而却步。 证监会副主席庄心一在被问道“沪强港弱”现象时,以五个字作答:“这就是市场”。他说,“我对沪港通的信心很大,这几天看到沪港通整体市场表现也不错。” 在笔者看来,“市场”两字本身可以解释很多东西。无论在何方,市场都有其自身运作的机理——嗅觉灵敏的资金时刻在寻找获利机会,理性的投资者或投机者会根据自身利益在最优时间点做出决策,使得市场每每从不均衡达到均衡。当获利空间不大时,交易必然会冷却。因此,没必要揪着一个额度上纲上线。那些所谓的“资金疯狂涌入、额度秒光”的前提假设本身就不理性。其实在今年7月,不少海外资金早已借道QFII、RQFII提前入场布局,多只A+H个股也在半年多的时间内上涨了很多。在近日A股面临技术回调、下周新股集中申购万亿资金冻结的大背景下,谁会贸然全仓杀进来呢?人傻钱多毕竟只是异想天开。 所以,理性分析可以有,过热鼓吹不靠谱。 沪港通作为一项长期机制,是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新尝试,将沪港通与大牛市、短时的股指涨跌、成交多少等相联系起来,其实没有必要,股票市场自有冷暖。 与其紧盯额度多少,倒不如更多研究和思考下沪港通的具体交易制度和各项细则,在未来是否有改进的方向和可能。毕竟一项新制度刚刚推出,两地监管者、市场都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与磨合。在两地互联互通不断迈向成熟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多理智的思考。(文/李苑) |
关键词:港通,交易制度,交易成本,沪股,股指,替代论,港股,财经,证监会副 |